close

愚人 轉貼網路資料: 深坑鄉建設發展計畫 (一) (第一節----第三節 總共五節)

愚人 轉貼網路資料: 深坑鄉建設發展計畫 (一) (第一節----第三節 總共五節)

2010/11/07 20:35

愚人 轉貼網路資料: 深坑鄉建設發展計畫:

第一節 重要特性摘述

深坑鄉位於台北都會區東緣,在以往的都市功能上一直是扮演都會區的邊緣地帶,除了縣道106是通往石碇、瑞芳的主要幹道外,深坑的區位並不具太大的決定地位。在人文方面,深坑由於是早期文山區重要的聚落,保留了相當完整的市街發展模式和地方特產,近幾年已成為台北都會區著名的休閒地點。

受到近幾年重大工程陸續動工與都會區進一步向外蔓延的趨勢,深坑鄉由於區位的優越而產生了顯著的改變,反應出的現象是房地產不斷的飆漲與大型建築物的不斷興建。相對地,都會區普遍面臨的都市問題也逐漸顯現在深坑鄉:公共設施數量不足,居民享用公共設施的比例普遍降低;穿越性車流與聯絡性車流未能作有效區隔,導致交通系統負荷量增加,尖峰時段交通逐漸面臨癱瘓;人口增加速度過快,無序開發導致環境品質的急遽惡化。這種種現象逐漸成為深坑鄉發展上隱憂,無疑也形成了後序發展上的阻力。

深坑由於平地較少,可發展土地不多,過度發展將使深坑重蹈台北縣六縣轄市的失序開發後果,而全鄉居民卻未必真的得到開發利益。因此,開發的方式必須透過土地管理手段做有系統的經營,才能維持高品質的居住品質,避免成為無序開發下的另一個犧牲品。

在未來整體發展的方向上,深坑面臨了極重要的都市角色轉換機會:興建中的北二高以及未來的北宜高速公路,將在深坑鄉東西兩側分別設置木柵交流道和石碇交流道,連接這兩條高速公路的外環道大部分將經過深坑鄉,並且在深坑鄉內設有一出口,以方便鄉內車輛通行。透過北二高木柵交流道、外環道出口的設置,以往都會區邊緣不具決定性區位的深坑,將有機會扮演整個台北都會區東邊的交通節點。藉由交通區位的便利,深坑鄉適合朝向物流中心發展,配合經濟部目前正在推動的「大型購物中心設置辦法」,設置大型購物中心,成為都會區東邊的商品交換中心。

此外,配合深坑本身的觀光遊憩資源及地方人文特色,加強深坑的旅遊服務功能,使成為都會區東半側的旅遊服務中心。而購物中心所帶來的人潮以及平溪沿線的旅遊、通勤人口,進一步地可吸引捷運系統木柵線延伸至深坑,如此一來,更加強深坑作為都會區東邊的交通節點地位。

 

第二節 深坑鄉發展現況分析

壹 區位及自然環境

深坑鄉位於台北盆地東緣,西北部鄰台北市南港區,西南部鄰台北市文山區,東半部則與台北縣石碇鄉相鄰。全鄉地勢西高東低,景美溪流經中央形成河谷地形,南北兩側為二格山列及土庫山列;鄉內山地多於平地,坡度在30%以上的土地占土地總面積的80.04%,坡度在30%以下的土地占19.96%,坡度較緩的平地多分布在景美溪兩岸。(

2

深坑鄉地質構造屬覆瓦狀斷層構造系統,摺軸、斷線等主要地質構造線均呈東北東走向,新店逆斷層沿景美溪南岸山地呈東北東走向穿越鄉內。在地質上,深坑鄉屬西部麓山地質區,主要由第三紀中新世之沉積岩與第四紀更新世之火山岩組成;境內地表出露地層包括中新世之大寮層、石底層、南港層、南莊層,以及景美溪兩岸第四紀沖積層,其中石底層為台灣中新世最重要之含煤層,故煤礦曾為深坑鄉重要的特產。

在氣候方面,由於受地型、高度、緯度及季風等影響,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

22度,平均年降雨量約為2000公釐,平均溼度約為80%,屬於溫暖濕潤的副熱帶型氣候。

貳歷史沿革

深坑昔為馬來社山胞魚獵場所,漢人約於清乾隆年間沿著景美溪進入開墾,是文山區發展較早的地區。深坑早期的聚落均位於景美溪兩岸,河運及連通木柵的山路是當時深坑主要的對外運輸管道。而為了防禦「番害」,經常須在當地建寮設隘,例如萬順寮地名之由來便是在此一背景下產生,而這種現象在其他地區處處可見,是當時台北盆地開墾過程中的特色之一。

深坑初名簪纓,後因地型之故而改稱為深坑;清嘉慶年間,有安溪人帶武夷茶種種於深坑,是為文山茶的起源,而茶葉的生產也使深坑成為早期台北盆地繁榮的聚落之一。至日據以後,隨著坪林、新店茶業的興起,深坑茶業逐漸沒落。深坑初屬淡水廳淡水堡,日據初期,深坑隸屬景尾辦務所;至民國九年深坑設莊,光復之後廢莊改稱為深坑鄉。現有行政區共畫分為萬順、深坑、土庫、阿柔、昇高五村,面積

20.57平方公里。

參 社經發展概況

一、人口組成與成長

深坑鄉在民國八十年底人口總數

13,409人,是台北縣人口較少的鄉鎮,歷年人口成長比例不高,大致維持在3.00%左右。   

1中深坑鄉與台灣地區、台北市和台北縣人口變遷相較,近五年的人口成長狀況,深坑鄉的人口無論在總增加率﹑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方面均大於台灣地區﹑台北縣以及台北市。尤其是民國七十七年以後深坑鄉社會增加率的提高,雖比不上土城、蘆洲等地區的社會增加速度,但仍高出全縣平均值許多。

導致深坑鄉人口增加快速的原因,同時也是造成以往都會區外圍地區人口快速增加之因,主要是受到都會區發展進一步向外漫延以及重大工程陸續動工的影響。隨著北二高﹑捷運系統等公共建設的陸續動工,以往都會區的外圍地區(例如汐止﹑深坑﹑淡水﹑三峽等地)這些地區均是近期重大公共建設投置的地區,在發展預期心理下,促使這些地區在近幾年內迅速地開發起來,成長趨勢也在近幾年明顯升高,大量推出的房地產投資改變了原有的地景形貌,土地炒作問題以及都市服務設施不足的現象也逐漸顯現。隨著重大公共建設興建的影響,深坑鄉將面臨遷入人口大幅增加所造成的發展壓力。(

2

在人口分布方面,深坑與萬順二村是人口較多的村落,阿柔村人口最少;就都市計畫區與非都市土地而言,民國八十年

*8,023的人口居住於都市計畫區內,其餘的40.17%人口分散於非都市土地。與民國七十一年相較,十年來並無明顯增減,顯示都市計畫區內人口成長已趨穩定,新的人口增加壓力主要來自非都市土地區域,而非都市土地則面臨強大的開發壓力。(3

二、產業發展與就業狀況

(一)就業狀況

5五年來就業人口來看,就業比例維持在47%左右,一級產業人口為數最少,二、三級產業的從業人口相差不多,但三級產業的人數略大於二級產業。近幾年只有三級產業從業人數是呈增加的現象。在二級產業中,以電子業、紡織業和土木業從業人口數最多;在三級產業方面則以零售、餐飲業者最多。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1.台北縣統計要覽,民國七十六至八十年;2.深坑鄉戶政事務所)

其次,就深坑鄉勞動人口所從事之職業類型有

45.81%是從是生產及有關工人,運輸設備操作及體力工作人員(包含技術及非技術人員);從事買賣工作及服務工作的有20.72%。(6

(二)產業發展

一級產業在深坑鄉占較輕的比例,而且正逐漸減少之中。主要以農作與畜產為主,其中旱田面積逐年減少,農業休耕情形日益嚴重,主要與勞動力不足和土地開發預期心裡有關。在畜產方面,主要以養豬業與家禽類為大宗,至民國七十八年底,共有豬隻一萬多隻,家禽一萬一千多隻;而養豬戶集中於景美溪上游部分,大都缺乏完善之污染處理設備,造成景美溪的污染,對景美溪的環境品質有很大影響。

在二級產業方面,深坑鄉主要是以製造業為主,其中尤其以電子業最多。在從業家數與員工數方面,電子業均遠高於其它產業,其次則為精密器械、金屬及機械設備、造紙印刷等產業。近幾年在萬順村草地尾附近,沿著

106縣道兩側,興建了許多大規模的廠辦大樓,主要供作辦公與簡單的產品裝配使用,廠家主要來自台北市或是台北縣其他鄉鎮市,而這些大規模的廠辦大樓不但成為地景上特殊景觀,亦成為深坑鄉興新的產業發展型態。

深坑鄉服務業雖占全鄉產業比例的

40%以上,但卻多屬於小規模的服務業與商業活動。分布地區可分為二類:一是散布於住宅區或是沿106縣道兩側,服務的對象以滿足當地居民與學生為主,提供日常與一般性的商品服務,規模多為臨街的店家。第二類則是以深坑鄉特產販賣為主的餐飲業,服務的對象除了當地居民外,主要是以外來遊客為銷售對象,大部份集中於深坑街一帶,每到假日就吸許多遊客,往往造成交通擁擠的問題。(4

肆實質發展狀況

一、交通運輸

深坑鄉現有的交通路網可分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及產業道路三個等級:

(一)主要道路

106

號縣道是深坑鄉最主要的道路,負擔了大部份的交通運輸量。向西連接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向東連接石碇、平溪、瑞芳等鄉鎮;目前為九公尺寬的高級路面。民國七十九年時每日交通流量達21,576輛次,其中除了本鄉的交通量外,還負擔了石碇等地至台北市的穿越性交通量。(參見圖3) 

本道路在都市計畫區內之路段屬一號計畫道路,計畫寬度為

15公尺,目前省住都局已完成拓寬計畫,即將進行拓工程,拓寬之後對深坑鄉目前交通窘況將有所幫助。

其次是為

109號縣道,這條道路於公賣局深坑倉庫東側與106號縣道連接,向北銜接台北市南港區之舊莊路後,再通往研究院路;目前為寬度6公尺的高級路面。109號縣道主要是深坑通往台北市南港區的捷徑,每日的交通流量不若106號縣道,民國七十九年時約為每日4,506輛次。在都市計畫區中屬四號計畫道路,計畫寬度為12公尺,目前尚未有拓寬計畫。

(二)次要道路

次要道路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各村落與主要道路間的連繫,以及村與村間的連繫,目前鄉內之次要道路有都市計畫的二、三、五號道路。

二號計畫道路即是一般所稱的深坑街,計畫寬度為

12公尺,主要負責深坑村與106號縣道的連繫。目前深坑街的寬度不一,在老街部分僅5公尺,深坑國小前已拓寬為12公尺,而自深坑國中至公賣局西側路段則尚未完全開闢。

三號計畫道路為昇高村連絡

106號縣道的道路,計畫寬度為12公尺,目前狀況是由深坑國中前深坑街南側分出至昇高橋後,向東南經深美變電所向北接106號縣道。五號計畫道路為阿柔村連繫106號縣道的道路,計畫寬度為12公尺,目前狀況是經中正橋向南後接產業道路。

(三)產業道路

產業道路是目前深坑鄉非都市計畫區的主要聯絡道路,其中較為重要的有土庫村產業道路、大坑外股產業道路、昇高村產業道路以及阿柔村產業道路。寬度多為

5公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產業道路間的聯絡網並不完整,不能有效的疏解鄉內交通流量。

二、公共設施

目前深坑鄉的行政機關包括鄉公所及鄉民代表會、警察分駐所及消防隊、衛生所、變電所、電信局、民眾服務站等,均位於都市計畫區內。在衛生醫療部分,深坑鄉設有群體醫療中心,並有基層醫療單位

6家,平均每人享有的醫師數為1,846:1;由於深坑臨近台北市,所以有部分的醫療需求可以依賴台北市,就醫尚稱方便。

在學校及教育方面,深坑鄉計有深坑國小、深坑國中以及私立東南工專

3所學校。八十學年度國小學童數為1,213人,國中為581人,每年平均增加人數不超過30人,對學校需求言尚不嚴重。未來世新傳播學院將遷至本鄉109號縣道西側一帶,使本鄉大專院校增至2所。

在垃圾處理方面是經由台北市福德坑衛生掩埋場之回饋方案,將垃圾送往福德坑掩埋場進行衛生掩埋,而未來福德坑衛生掩埋場關閉後,深坑鄉之垃圾清運將尋求區域性垃圾場來解決。但在衛生下水道系統方面則尚未有完整的設備:雨水下水道已辦理規畫,污水下水道系統屬於台北近郊衛生下水道系統,已完成規畫,但尚未施工,許多污水均直接排入景美溪中,尤其是上游的養豬戶,對環境及河川造成不良影響。

自來水系統屬於省自來水公司第一供水區之深坑供水系統,水源為景美溪及十八重溪,計畫供水人口為

21.7千人,目前尚稱足夠,但以深坑近年來人口增加狀況來看,未來供水仍將成為重要課題。

三、土地使用現況

(一)都市計畫區

深坑都市計畫區包括深坑村全部以及阿柔、昇高、萬順三村的部分地區,面面積

164.53公頃。住宅使用主要分布在沿106號縣道附近,形成深坑、萬順2個較大範圍的住宅區;建築物以四、五層樓公寓最多,近年則興建許多七層以上的公寓;同時舊有的三合院和一、二層建築為數仍然不少。

工業使用主要是分布於萬順村一帶,近幾年來沿

106號縣道興建了許多廠辦大樓,提供作為辦公或是電子裝配業所使用,而傳統低強度使用的工廠廠房則逐漸遷移或是改建中。農業使用主要分布在景美溪南岸的計畫農業區中,景美溪北岸的兩處計畫農業區及未發展空地亦多作為農業使用。

商業使用主要沿

106號縣道之沿街面,以萬順村106號縣道南面地區最為集中,多數為小形的店家。深坑街則為另一商業集中地區,主要是從事豆腐特產販賣的餐飲業為主,另有少數的商店參雜其間;一般而言,住商混合的情形非常普遍。

(二)非都市計畫區

非都市計畫區包括土庫村全部,阿柔、昇高、萬順三村之部分地區,面積共

1,853.34公頃,大部分為坡度30%以上的山坡地。使用現況中有60%以上是用做山林地;水稻、雜作等耕地面積約126.73公頃,主要農產品為水稻、茶及其他作物。

高爾夫球場用地一處,面積約

19.73公頃,位於昇高村與石碇鄉交界處,目前荒廢並無營運。墳墓用地約16.96公頃,包括位於萬順村之深坑鄉第一公墓,位於深坑村之第二公墓,位於土庫村之第三公墓,位於昇高村之第五公墓,南港墓園以及河南同鄉墓園,松柏墓園等七處墳墓用地。

一般建築用地約

51.72公頃,包括土庫村106號縣道兩側之聚落、松伯山莊、紅葉山莊、翠谷山莊,109號縣道旁之風格山莊,萬順村之福音別墅,昇高村耽旺、烏月之聚落與雲鄉山莊等,其餘尚有零星散布的農舍。大多數作為住宅使用,而土庫村則有部分建地用作工業用途。此外,位於昇高村之台電深美變電所則為重要的公共設施用地。

 

第三節課題與對策

課題壹、都市服務設施不足

一、說明:

(一)深坑鄉現有開闢完成之公共設施計有都市計畫區內的兩處學校用地,以及部分機關用地;停車場尚在興建中,市場預定用地則已完成徵收;兒童遊樂場等計畫公共設施則尚未開闢使用。對鄉民而言,現有公共設施已不足使用,在未來北二高等重大工程完工後,預期將帶進更多的人口,以現今公共設施開闢的速度及比例,屆時公共設施不足問題將更趨嚴重。

(二)公共設施分布方面並未與人口分布互相配合,而是集中於都市計畫區中,對於近

40%居住於都市計畫區外的人口而言,公共設施分配比例太低,此一現象尤其以土庫、烏月等人口較為集居地方為甚。

二、對策:

(一)加速公共設施的開闢,以區段徵收方式取得公共設施用地。另一方面,請鄉公所推估未來人口增加比例,用以估算缺少的公共設施用地,於第二次通盤檢討中增加公共設施用地面積,以及早獲得公共設施用地。

課題貳、自來水供水問題

一、說明:

(一)深坑與石碇目前屬於省自來水公司第一區深坑供水系統範圍,設計供水人口為

21.7千人,以目前深坑人口增加的速度來算,幾年後供水將有問題。鄉公所曾向上級單位建議將深坑鄉納入台北市供水系統,亦經同意納入研究辦理。

二、對策:

(一)請上級單位儘速完成管線規畫方案,及早完成管線施工工程。

(二)目前配合北二高之道路工程正進行施工中,由於將自來水供水系統納入台北市供水系統中為一大型工程,建議配合道路施工一併辦理,以節省施工經費並減少對地方造成的不便。

課題參、鄉內道路系統的改善

一、說明:

(一)深坑鄉目前主要的對外聯絡道是縣

109106縣道,其中,縣106不但是鄉內主要的收集道路,更是深坑、石碇與台北市主要的聯絡道,負責二鄉對外的大部份交通量。

(二)

109縣道是深坑通往台北市南港區的主要道路,目前道路的路面狹窄且路況不良;因應未來重大建設完工以及南港經貿園區的設立,109縣道目前道路狀況將不足以應付新增加的交通流量。

二、對策:

(一)建議及早拓寬

106縣道,並於萬順村與木柵接境處,按照目前興建中便道經過路線,作截彎取直工程,減少道路崎曲產生的不便。

(二)拓寬

109縣道,以便於與南港區的往來;並定期作好路面的維修工程。

課題肆、重大工程對地方交通系統造成衝擊

一、說明:

(一)未來北部第二高速公路與北宜高速公路完工後,

106縣道的穿越性交通流量將大為增加,以目前106縣道的道路狀況,勢必無法同時負荷聯外與穿越性的車流量,屆時不但造成本鄉對外的不便,更將影響石碇鄉等地的對外交通。

(二)受重大工程的影響,未來深坑鄉在交通區位上將扮演一重要的角色,以往鄉內地方性的交通層級將轉變成為地域性路網的必經之地,此種轉變放在目前的道路系統上,可以明顯的知道深坑鄉光靠現有的交通幹道是絕對不足應付,必需建立功能分明的路網系統,否則未來深坑的路網將因穿越性及聯外性交通系統的區分不明,而陷於混雜的交通困境。

二、對策:

(一)目前省公路局正研擬一條聯接北二高與北宜高速公路的外環道路。

(二)外環道興建方式,應採取全程高架式的封閉性道路,作為上下高速公路的穿越性車流所用,並在景美溪南岸附近設一出入口,供鄉內車量所用。封閉式道路可管制穿越性車量進入街區,減少鄉內道路的負擔。此外,外環道路的設計應配合景美溪南岸的土地使用計畫,作整體的規畫,減少有限土地的浪費,並避免因道路橫亙而對鄉內發展造成影響。

(三)捷運系統木柵線延伸至深坑。

課題伍、景美溪污染日益嚴重,以及休閒活動空間的缺少

一、說明:

(一)景美溪橫貫深坑,於鄉內的河域所受污染較少,且景美溪沿岸環境清優,河床深度不大,適合作為親水性活動區。其次深坑鄉由於腹地較少,缺少充足的公共設施用地,若利用景美溪沿岸土地規畫為休閒綠帶,可彌補公共設施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亦可提供作為都會區假日休閒及親水性活動所使用。

二、對策:

(一)遷移景美溪上游養豬戶或是輔導養豬戶轉業,並嚴格監督污水處理手續,禁止違規將污物傾倒在景美溪中。

(二)配合大台北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的興建計畫,儘早完成全鄉的污水下水道系統,避免家庭污水污染景美溪。

(三)配合景美溪整治工程,利用沿岸高灘地闢為河濱公園、行人步道等休閒遊憩規畫,並從事親水性活動如垂釣、戲水等,可借助國內外既有的實例作為規畫時參考。

課題陸、土地之開發壓力

一、說明:

(一)近年來由於台北市及台北縣核心區房價高漲以及可發展土地有限,使得台北都會區外圍鄉鎮成為新興的開發目標,土地炒作以及大規模的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的進行。開發的結果雖使地景上出現許多大規模的建物,但事實上卻也同時造成許多負面的後果。由於公共設施建設的速度本就趕不上

人口增加的速度,大量的興建住宅及廠辦大樓後,更凸顯了此問題的嚴重;而且在土地炒作盛行下,公共設施用地的取得相對困難,如此惡性循環,更造成都市服務嚴重不足現象,而居民原先應享用的公共設施比例也因而被剝奪。

(二)深坑鄉全鄉僅有

20%的適宜開發用地,在現今都會區向外漫延過程以及重大工程建設下,無疑面臨了強大的開發壓力。如今深坑鄉內處處可見大規模的廠辦大樓及住宅。如上所述,如此的開發方式將使深坑重蹈台北縣六縣轄市的失序開發後果,而全鄉居民卻未必真的得到開發利益。因此,開發的方式必需是有計畫的發展,在評估得失與各方面配合度之後,透過土地成長管裡手段作有系統的土地開發。

二、對策:

(一)由於深坑鄉腹地狹小,不適宜發展大規模的住宅區,建議住宅發展以低密度的中小型住宅區為主,以維持居住品質使深坑成為高品質的居住地。

(二)加速公共設施用地的取得與興建,並建議以區段徵收方式取得公共設施用地。

(三)未來北二高等重大工程完工後,深坑在都會區東半部將成為舉足輕重的交通節點,配合交通網路的建立及顧及整體的發展,建議深坑朝向以服務台北都會區三級產業發展,並且避免污染性產業在深坑設置。

(四)鑑於以往其他鄉鎮市山坡地開發的例子,山坡地開發應持審慎態度,除了從嚴審核之外,並要求業者在提出開發案申請的同時,一併提出環境影響評估,作為審核的重要項目。

課題柒、觀光遊憩活動缺乏整體規劃與發展

一、說明:

(一)深坑鄉位處台北盆地東緣,擁有景觀良好的自然資源,山林地帶素為登山健行的熱門路線,而景美溪更是本鄉最具潛力的遊憩據點;面對台北都會區龐大的觀光需求,若將深坑鄉作整體的遊憩規畫,使之成為都會區提供觀光遊憩的重點,對地方的繁榮發展將有很大的幫助。但由於以往未曾精心經營,使得基礎的必要設備不足,未創造完善的環境,而使得遊憩潛力一直未有長足發展,例如登山步道的缺乏串連性與整體性;景美溪沿岸未加以整治,成為養豬戶與家庭污水的大排水溝等等,均是觀光發展的阻礙。

(二)深坑鄉自清代以來便是文山區重要的市集地,擁有濃厚的台灣早期聚落發展模式,例如保存完好的民宅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老街等,而地方特產『豆腐』,更是深坑聞名全省的代表。若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相結合,並配合土地使用的構想,重新塑造深坑鄉的都市風貌,使之成為台北都會區的觀光遊憩重點。

二、對策:

(一)進行景美溪整治工程。遷移上游養豬戶或是嚴格監督污水處理手續,禁止違規將污物傾倒在景美溪中。

(二)配合大台北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的興建計畫,儘早完成全鄉的污水下水道系統,避免家庭污水污染景美溪。

(三)配合景美溪整治工程,利用沿岸高灘地闢為河濱公園、行人步道等休閒遊憩規畫,並從事親水性活動如垂釣、戲水等,可借助國內外既有的實例作為規畫時參考。

(四)重新整頓深坑街。在既有街道規模擁擠狹窄下,考慮規畫成行人徒步區的可行性;並配合景美溪整治和景美溪沿岸的土地利用發展,成為綜合服務業、餐飲業及觀光遊憩區的帶狀發展區。

(五)建議將鄉內具有保存及旅遊價值的古市街、傳統聚落等製作名冊,實施有計畫的保存工作。並利用人行步道的聯結,與自然景觀和地方特產互相配合,塑造深坑獨特的觀光風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愚人老爸 的頭像
    愚人老爸

    愚人農場 夢幻雞的部落格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