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投的源起-----愚人轉貼知識+
創業投資事業的緣起 蘇聯經濟學家康朵鐵夫(Kondratieff)在1930年提出科技成長是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主張,他認為重大新舊科技交替之際,將產生經濟景氣的循環。其中經濟景氣衰退是因為舊科技已屆成熟,無繼續推動經濟成長的能力,而景氣復甦則是因為新科技出現所帶來的新興事業發展。因此一個社會如果想要經濟持續不斷的發展,就必須要能不斷的創新技術與創立新事業,其中技術創業家就扮演這股推動經濟生產力前進的關鍵角色。 所謂技術創業家是指具備高度創業精神(Enterpreneurship)的技術擁有者,企圖將具有潛力的技術創新與產品構想,經由具體的創業活動加以商品化,增加市場的附加價值,並進而創造事業生存發展所需要的利潤。然技術家欲實現創業構想,尚需具備資本與管理兩項資源條件,而這兩者往往又是技術擁有者所最為欠缺的。尤其創新與創業活動本質上具有高風險的特徵,在常態融資市場上籌集資金將有很大困難,許多良好產品構想常因此而胎死腹中。 資本、技術、管理、與創業精神是生產力的主要動力來源,在技術做為核心競爭力的策略觀點下,如何結合資本、管理、與創業精神,將是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政策。而創業投資事業就是一種以非傳統融資方式,結合資金、技術、管理、與創業精神等力量,為支持創新活動與高科技產業發展,所形成的新型態投資模式。 所謂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是指投資家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而無自有資金的創業家進行創業,並承擔創業階段的失敗風險。投資家以獲取股利與資本利得為目的,其特色在於甘冒風險來追求較大的投資報酬,並將回收資金循環投入類似高風險事業。投資家以籌組創業投資公司,招募專業經理人,從事投資機會評估並協助被投資事業的經營與管理,促使投資利得早日實現,降低整體投資風險。 一般而言,風險性創業投資事業的發展均會受到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並與該國科技產業發展策略密切結合。為鼓勵資金流往創業投資事業,各國政府經常會給予稅賦減免上的優惠,同時在軟硬體投資環境與證券市場流通上,也會有很多的配合。二次戰後,創業投資事業首先在美國蓬勃發展,近年來東亞新興工業國與經濟開發中國家也紛紛效仿,掀起一股科技事業投資的熱潮。 美國商學院教授與一群新英格蘭地區的企業家在1946年籌組的「美國研究發展公司」,可視為現代風險性創業投資的始祖。該公司專注於與國防科科技有關的事業投資,當年曾以七萬美元投資DEC公司,十餘年後出售股權,獲致近五億美元的報酬。六十年代以後,由於高報酬的吸引,許多資金逐漸流往創投事業,主要的投資對象以半導體、計算機、精密儀器、通訊、軟件系統、醫療設備等高科技產業。再加上七十年代末期,美國政府為鼓勵投資,將資本利得稅率由49%下降至20%,更造成一股創業投資的風潮。 華人李慶麟創辦的Qume Co.,則是一家接受創投資金而成功的著名案例。李慶麟出生於北京,在美國蒙塔拿州立大學獲機械博士學位。1973年得到創業投資公司提供80萬美元資金協助,得以成功開發出輪轉式快速電腦印表機,而後再獲得ITT公司的財務支援,進一步擴大開發與生產活動。1982年營業額高達1.6億美元,以股票市場價值計算,較1973年增值95倍以上。 Apple 與 Gavilan 兩家著名電腦公司創立當初,也都是受到創投資金的支助,才得以將第一樣產品推出上市。Apple 公司第一筆資金是來自於洛克菲勒家族所屬投資公司的投資,而首先推出手提型電腦的Gavilan 公司,其創業基金則是來自於八家創投公司投資250萬美元。1980年舊金山一家創業投資公司以每股22美元購進Apple的股票,並進而協助Apple 公司將股票上市。上市當天Apple 的股價即高漲至每股35美元,該創投公司因此坐收漁利,一日成富。 Catalyst 則是一家專門資助發明家與創業家進行研究發展與新產品設計開發的風險性創業投資公司,其投資的重點在新創事業的初始期,為這些有潛力的創業者提供資金、場地、設備、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專業服務。該公司擁有十餘個小型的研究辦公場所,只要創業者提出的構想具有市場潛力,該公司即提供必要的資金與設施來協助實現這些構想,這種作法不同於一般投資公司需要看到具體產品後,方使願意投入資金。 Catalyst 的董事長認為,許多具有技術潛力創業者失敗的原因,在於缺乏經營管理經驗與市場知識,技術家經常要為創業過程中的行政事務分心,以致延誤產品上市時機。因此Catalyst不僅為創業者提供資金,還主動參與創業的過程。通常他們都會要求創業者在事業發展未穩定前,將廠址設立於該公司所提供的場所內,以便Catalyst的專業經營團隊可以密切觀察該新事業的成長,並協助各項問題的解決。該公司主要的事業投資範圍包括:電子消費產品、微電腦、通訊設施、休閒設施等,平均每一案投資金額約在30萬美元,投資報酬率可達30%以上。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創業投資事業活動已遍及所有先進國家、新興工業國、以及部份的發展中國家,形成一股推動全球高科技事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台灣目前正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在傳統產業紛紛外移的趨勢下,高科技將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而亞太營運中心的發展策略,又以高科技製造中心做為推動的核心。因此未來高科技事業創業投資將會成為台灣資金的主要投資方向,但是應如何有效進行這類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機會的評估,並做出風險最小的投資決策,將是所有企業家與投資者所共同關注的課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