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轉貼:深坑鄉 地方史誌 愚人農場電話:26640709 0910-248-367
愚人轉貼:深坑鄉 地方史誌
|
|
臺北盆地南緣地區,清代屬拳山堡,山脈綿延,靠近番界。深坑地區和拳山堡的其他地區(景美、木柵、新店、坪林、石碇)一樣,在清代都屬平埔族秀朗社所轄,他們是屬於漢人所謂的熟番。當漢人來到深坑開墾時,因此地屬秀朗社(或雷朗社)地,如欲開墾,必須先得到土目及番業戶的同意,並給予相當的代價,才能取得墾耕之權。早期漢人來萬順寮溪南開墾,大致是沿著寬約一百五十公尺到五百公尺的河岸平向東拓墾,其等高線高度為五十公尺。 先民之所以沿河拓墾,其原因之一是距離河岸近,取水灌溉均甚方便;此外深坑屬山區,交通不便,利用陸路交通倒不如水路來得便利,是以居住河邊取其近便。 目前所知,最早來深坑開墾的是許宗琴。其次開墾的中心為萬順寮。此一地名之起源,相傳於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因有泉州人張萬順開闢今萬順村一帶土地而得名。萬順寮地區,最初是由番業戶每年貼納隘糧四十八石。但因丁糧不敷,是以將溪南五莊以及山坑,出資工本,招佃同隘丁分墾,以資糧食。在高陽接掌後,將烏月等莊之田,每甲供粟三石,共一百五十餘石。萬順寮隘的設立,使得萬順寮地區墾務得以順利進行,也造成了後來溪南五庄的建庄。在溪北萬順寮地區墾務進行的同時,溪南的拓墾活動也已經展開,其過程更為艱辛,當大批安溪移民進入深坑地區時,他們首先到達萬順寮及大坑地區,向秀朗社番業戶繳出一筆費用,以獲得土地開墾權。而整個地區的開墾需要投入大批資金和人力,不是個人所能勝任,於是產生了開墾組織。 確定了深坑地區的墾拓主力,即吳、高、陳、張、潘、黃及番業戶韓敬元。之後阿柔、麻竹寮、烏月、旺耽、楓仔林,甚至溪北的土庫,都是以這七股為主力,從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完成了深坑的初墾。深坑鄉以舊之「深坑莊」得名。相傳清高宗廿年(一七五五),閩南大旱,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來此地墾拓,初名「簪纓」接著產生「番亂」。獨簪纓以地形易守而倖免,所以改名「深坑」,係本鄉四面環山,形似坑底,故名。日據時期稱「深坑庄」。臺灣光復後改為「深坑鄉」。
|
|
|
|
|
|
|
深坑的歷史,就講到深坑的特殊性: 一、深坑是台灣茶的發源地。 二、深坑因早期地近番界,乾隆年間就成立了萬順寮隘。 三、深坑在清末出了抗法名將黃宗河,日治初期又出了抗日領袖陳秋菊。 四、日治時期,深坑廳的成立,使深坑成為文山地區的政治中心。
深坑開墾年代,可以上溯到乾隆中期。目前所知最早來深坑開墾的是許宗琴。根據《許太嶽渡台宗珪公宗關公宗琴公世系族譜》所述:「乾隆二十年(1755),宗琴公一房播遷深坑子、新坡(陂)內開墾……」。
另外,在伊能嘉矩的《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之部》指出,萬順寮庄的開墾,是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有吳伯洪、張冶金、高鍾潭(墠)、高培吉、陳光照、高鍾(疑漏一字)等六人,向秀朗社番君孝仔租土地開墾。後來高氏一族,設隘防番,並向社番租得土地,才又開墾深坑仔庄。
可是從目前所知有契約可以証明的,始於乾隆四十年(1775)十一月,漢人陳金瑞,向雷裡社土目東義乃,以四十大元代價,給出口糧山埔一所,坐落萬順寮溪南。此範圍包括今日的深坑景美溪南岸附近地區,此片土地原屬草莽密林,泰雅族不時出沒滋擾,初期墾拓需備巨額資金及人力,並非個人可以獨自經營,後來便交給正在溪北展開拓墾工作的吳高陳墾號。
嘉慶三年(1798),陳金瑞因開墾乏力,招得股夥吳、潘、高、張、黃、番等六人,合七股向雷朗社業戶君孝仔暨白番等,繳納補墾山埔銀八十大員,共同從事開墾。
其後因內山生番兇狠,屢出殺人,故先後於嘉慶二十年至二十二年間,原七股再招股夥三人,共十股一同墾耕,並設隘防番,建成阿柔莊、麻竹寮莊、烏月莊等地。
後來因番害嚴重,開墾者屢遭殺害,原十股再招佃夥六股,前來開墾旺庄。道光二年(1827)埔(旺)開成。
道光六年(1826)楓子林開成。深坑其餘各地於道光年間,也陸續開鑿水圳、闢田開墾。自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深坑大致完成初墾開發。
綜上所述,深坑在初墾時期,由於番害嚴重,在乾隆中期,設立萬順寮隘,派隘丁防守,使墾民得以順利開墾。在深坑,早期也基於番害特別嚴重,開墾者屢遭殺害,因此多招了六股同來開墾。
正確地圖如下:
|
|
|
|
|
留言列表